2008年5月28日 星期三

大家都愛x86

今天在Digitimes看了一篇討論美式x86的奇怪文章,藉由各家大型電腦廠商開始併購各家中小型x86晶片設計或處理器設計公司,批評台灣的廠商沒有創意。說實在的,這是拿張飛打岳飛阿!要批評可以,但必須先看清台廠與Sun or Apple的不同,才能下斷論。

文中一直提到Sun or Apple要推出自己設計的CPU與晶片組,小弟是覺得推出自己的晶片組是可能的,但推出CPU就很難,自己設計的CPU會比AMD or Intel的CPU更便宜或者是效能更強嗎? 如果沒有,那推出自有CPU意義何在?

為什麼Sun or Apple要併購x86設計公司? 兩家廠商的市場方向是不同的,先說比較簡單的Apple吧。Apple自家推出了產品許多,也不需要對其他廠商採價格戰,為了增加自己產品的特色,自然需要不同於Intel chipset,在chipset中整合各種特別的晶片以及功能,減少體積與價格,才是Apple想做的。CPU!? 想太多.....

Sun則是想在HPC市場中爭一席之地,看看今年Top500 SuperComputer List,除了IBM之外,其他廠商包括Cray, SGI, HP都是採用x86 CPU。8-way以上的晶片組Intel沒做,想當然爾各家廠商必須自己開發。再來則是Sun想以throughput做為主打,於是混合架構的CPU一定會更多,Sun併購Montalvo的意義在此。

2008年5月27日 星期二

VPN經驗談

目前我所使用的撥號VPN是使用Win2003架設遠端連線伺服器,在外部設定撥號到系上的伺服器之後,配發一個實體IP。

與一般的撥號VPN不太相同的作法是我這裡是配發實體IP而非虛擬IP。會用這種方式是為了能夠很簡單的使用網芳,能夠直接用NetBIOS over TCP/IP 的方式存取系上的分享資料夾,也可以利用這種方式很簡單的存取學校授權的期刊資料庫與refworks。


這次想嘗試在Juniper SSG-140上設定L2TP/IPSec VPN,Untrust連接Hinet ADSL。Juniper的教學文件寫的很詳細,操作介面有Web UI以及Consone CLI兩種,我是使用WebUI做操作,設定起來很簡單,沒什麼特別困難的地方,按著手冊來就行了。Juniper 提供的NetScreen Manuel有提供正體中文版本的,搭配WebUI,只要對自己要做的設定有概念,大概都沒有問題。

最後的結果是失敗的,不知道為什麼無法從外部連結進來,untrust port連ping都ping不到,根本沒辦法測試接下來是否成功。不過在這次的操作中我也有一些心得。

  1. 這台SSG-140是以Layer2 Transparent mode運作的,設定VPN Tunnel必須運作於Layer3 Route/NAT mode。也必須注意IP domain是否有重疊到,有重疊到也是無法運作的
  2. L2TP僅為Encapsulation,並沒有加密,另外需要設定IPSec做加解密的動作,才能保護資料的機密性。

ARM打算進軍personal computer market

ARM chief defiant over Intel

看到這篇新聞的時候我笑了.... ARM打算用Linux+ARM迎戰WinTel帝國嗎?

FT如果寫ARM要進軍中低階伺服器市場,我還覺得這比較合理,不過單純的以省電為伺服器市場銷售的主軸實在是太薄弱了點。剩下的大概就是高階EC,類似AppleTV的產品,或者Qnap or Synology這類ARM Based NAS也蠻受歡迎的,正面與Intel or AMD交鋒絕對不是ARM的良策。

不過要注意的是這類的高階EC大多是由XBox 360 or PS3兼任,而這些遊戲機的CPU採用的是IBM PowerPC,ARM要找利基點進攻耗電量更大的市場,可能需要再想想。


[UPDATE:2008-05-28]
NVIDIA將深耕嵌入式CPU市場?I/N大戰即將爆發?

這種應該算是CPU+DSP的混合晶片,不同於Toshiba由Cell衍生而來的的SpursEngine,SpursEngine缺少可以作為獨立處理器的PPE核心,需要再搭一顆CPU做一般的運算。

CSX 600/650的效能不知如何,在相同時脈下,RISC的CSX 600/650的效能應該會高於CISC的ATOM。但這就是ARM要與Intel對抗所要使用的Processor嗎?

2008年5月23日 星期五

WiMax in Taiwan

說實在的,我對WiMax這技術的印象一直不是很好,因為其實WiMax的技術層級很低,專利層級也是,大概只有傳輸功率這點事很高的吧(笑)。

較之於802.11n,WiMax只有一些小小的改進,其餘的部份大概是頻寬更寬、功率更高而能用更好的調變達到更遠的傳輸距離,MAC也是CSMA/CA,在學術界中大概只有跟業界合作比較多的老師會做。

ZDNet的一篇文章中討論到有關於WiMax在台灣未來的發展,前途大概不會太好,這個我同意,但台灣會扶植WiMax產業所著眼的並不是台灣的市場,而是第四代通訊上。目前第四代通訊有兩個陣營,一是以3G為前置技術的LTS,另外一個陣營則是WiMax。

兩個技術是非常的不同的,WiMax是Contention Base Multiple Access,而LTS則是Scheduled Base Multiple Access,OFDMA與Spread Spectrum,Patent與授權金的多寡也是差異非常大的,就單純的以技術上來說,這兩個技術南轅北轍。

WiMax是比較屬於電子電機界所推出規格,LTS則是電信界所提出的規格,由兩個不同的出發點出發而朝著同樣的目標邁進,誰贏誰輸我想這個很難有定論,但我看好WiMax在開發中國家以及高度開發國家的競爭力。

開發中國家是以Last Mile為目標,這點是大家都看到的市場,而高度開發國家則是一個未來很有機會的市場。著眼點在於Low Cost NB/PC(EX:EeePC)的大發利市,Intel也即將要推出WiMax/WiFi的無線通訊網卡並直接將這個網卡加入Centrino平台,而在如同日本之類的高度開發國家,其實許多公寓的空間小到根本不適合擺放一般的個人電腦,所以有許多日本人是直接採購NB取代一般的PC。當WiMax推出之後,不需要申請ADSL之後在自己架設WiFi,申請WiMax之後就能直接上網,就算帶出門也很ok,比起3G(LTS)還需要花一筆錢購買3G網卡來說,是比較方便且實惠的。

至於台灣政府為什麼會推WiMax,一個原因是因為WiMax是公開規格,不需要花錢取得授權並且卡一堆Patent的洞三天兩頭讓國外廠商告,連ASUS花了一堆錢發了一堆專利,最後還不是因為洞太多閃不過,還是直接跟國外買Chip跟授權比較實在,大陸華為為什麼可以辦得到? 廢話,哪家廠商不要命了敢告他,華為的背後是中共政府在挺的。另外一方面台灣的網通廠商本來就是以WiFi為發展的主軸,802.11n Draft 2.0也發展的差不多了,待WiMax的前後端準備開始佈建,台廠的晶片就會一顆一顆的出,台灣的政府也樂得拿台灣當各家台廠的練兵地,發展成熟之後在向全世界進軍,跟韓國政府的輔導發展方式類似。

隨便的想說些想法,沒想到就這麼大一篇廢話,星光大道十強賽有點無聊,所以就一邊看星光一邊打文章了。

2008年5月21日 星期三

sabayon Linux - Gentoo Based Linux

sabayon Linux

DistroWatch的介紹,沒想到sabayon在DistroWatch有第八名的成績,比gentoo的第十七名還高。
Sabayon Linux is a live DVD designed to transform a computer into a powerful Gentoo Linux system in less than 5 minutes. Gentoo Linux is a Linux distribution powered by a software install manager engine called "Portage". Besides functioning as a live DVD, Sabayon Linux can also be installed on a hard disk, acting effectively as an easy-to-use Gentoo installation disk. The live DVD includes a large range of desktop environments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 applications, such as KDE, GNOME, XFce, Fluxbox, KOffice, OpenOffice.org, FreeNX, amaroK, Kaffeine, etc.


ptt Linux板 coldnew (夜影)的Post的介紹
如果嫌Gentoo難碰,可以試試另外一款以Gentoo為基底的發行板 -- Sabayon
他具有2種包管理系統:portage 、entropy
其中entropy是binary管理系統


遙記得當初曾經玩過Gentoo 2006.0,自己慢慢的從stage3安裝,連Gnome都要compile個兩天,真是個刺激的挑戰。現在的我自然是沒有那個閒功夫去慢慢的compile kernel了,不過我對gentoo的portage套件管理系統還是很喜歡,現在sabayon又多了entropy這個binary的套件管理系統,其實也不錯,只是不知道sabayon的portage能不能與gentoo互通。
找個時間來玩玩看吧!


Related Sites:
gentoo Linux
Sabayon Linux 線上維基
Linux From Scratch (LFS)

2008年5月16日 星期五

Hinet 推出網路保管箱 異地資料備份服務

第一次使用異地備份服務,是使用國外的Mozy,這是由一間非常有名的磁碟陣列廠商EMC所推出的服務,免費的2G空間以及可以支援備份Outlook, Thunderbird的郵件,是我覺得最方便的一點,但就速度上來說,畢竟是間國外的公司,速度我最快遇過800KB/s。這速度與空間對許多個人來說相當足夠了,但就企業應用來說,還是稍嫌慢了些。

Hinet要推出異地備份服務的消息許久之前就在傳了,目前推出了試用的版本叫做Hinet網路保管箱,前三萬名申請試用者可免費擁有1G的備份空間,試用期滿之後仍可以繼續使用無須付費,但目前僅限中華電信的用戶申請。

除了單純的資料備份之外,也可建立回溯點,甚至可以支援多機備份,相當的方便。所有上傳的檔案均會經過壓縮與加密,加密的部份也可使用自己的金鑰,這些功能對企業來說相當的方便。速度也有一貫Hinet的水準,今天測試的結果是有2MB/s的成績(學網),0.8G的檔案沒十分鐘就搞定了。

目前提供了一個網頁的介面,可以讓使用者登入並直接在網頁介面中取回檔案,雖不若Mozy一樣提供一個遠端硬碟,可直接由我的電腦中還原檔案,有網頁的介面還是相當方便的。

2008年5月14日 星期三

Sun推出新款AMD Opteron 4-Way Server

繼HP 推出以AMD Opteron為CPU的8-way server HP ProLiant DL785 G5之後,Sun也推出了以AMD Opteron為CPU的4-way server Sun Fire X4440 Server

同樣的,兩家大廠都是為了爭奪虛擬化市場而推出x86 multi-way server,但還是跟我之前講過的一樣,真的需要使用這麼大型的伺服器嗎? 就耗電與空間來看,Multi-way x86 server是有他的價值存在,但風險控管也是需要注意的,最後還是得視各家大頭的想法決定。

不過我對Sun Fire X4240 Server這種2-way但是可以提供16 bay的儲存型伺服器有興趣,只有Sun一家做這種有趣的東西,不過能在2U塞下16顆硬碟,Sun也還蠻了不起的。

2008年5月13日 星期二

Olympus E-520發表


如預期的,Olympus E-520只是單純的E-420加上防手震,其餘沒有甚麼屬於E-520特別的新功能。我最期待的對焦模組升級,大概要等新的中階機了。


隨著ZUIKO DIGITAL ED 9-18mm F4.0-5.6的發表,Olympus的鏡頭規劃真的相當完整,無論是Standard還是High Grade or Super High Grade,各個焦段都有其對應的鏡頭,除了High Grade少了一隻夠寬的鏡頭之外,其餘都完備了。接下來應該就是全力發展定焦鏡頭了吧,期待各款大光圈鏡頭與超薄餅乾鏡。

ROADMAP of Olympus Zuiko Digital Lens

Google採購SSD作為伺服器知儲存媒體

看到DigiTimes的新聞表示Google向Intel採購一批SSD作為伺服器的儲存媒體,看來SSD的高效能特線還是可取的,不過SSD的問題在這篇新聞中也有提到,寫入次數相對於傳統的硬碟來說還是太小了,可靠度低了點。

不過Google也不是笨蛋,Google將這些SSD使用於讀取為主的伺服器之上,有這樣的資料讀取陣列,效能應該很可觀,真希望哪天我也有機會可以試試SSD RAID。

不過目前的SSD RAID似乎是CPU Bounded?
Mtron or X300所使用的Samsung SSD大約都有100MB/s的實力,但在實際的使用上,真的需要這麼高速的SSD嗎? 也許SSD應該像SDHC一樣,訂出幾個不同的速度class,讓使用者自己選擇適合的Speed/Capacity value。

中華電信評估導入Femtocell(微型3G基地台)


iThome 中華電信評估導入Femtocell 家中也有3G基地台
Femtocell即為3G微型蜂巢式基地台,係指專為室內所設計的小功率3G微型基地台,可轉換3G用戶家中的ADSL或光纖上網頻寬為無線3G訊號,以提供穩定的室內訊號,讓用戶使用各種3G服務,例如雙向影像電話、收發Push Mail等等。


看到微型3G基地台,我會直覺的聯想到目前通訊學術界最熱門的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,有興趣的人可以找些paper來看,這塊領域蠻有趣的。
不過我不是做通訊的,有問題不要問我。

品牌伺服器 OR 自行組裝

剛跟學弟在討論他們Lab新的工作站,看了學弟所規劃的硬體,花了近七萬購買一台高階的DIY工作站,45nm Quad-Core + 8G RAM + 500G x 6(RAID 0 + RAID5),看到他規劃實驗室工作站的過程,就想到我當初在規劃自己實驗室伺服器的樣子。

當年的我也是意氣風發的想著要怎樣組裝自己實驗室的伺服器,採購自己選擇的高階主機板、機箱以及一堆硬碟,但最後實驗室的伺服器還是在老師的決定之後,購買Dell PE2800。

相同的年紀做相同的事,我當年也是在碩一的時候被老師指派做這件事,唯一的不同是他成功的實驗他的規劃而我沒有,而我在這件事情之後也改變自己的心態,上次有機會採購伺服氣的時候,則是採購IBM X3650而非自己組裝的伺服器。

也許學弟在經歷過一些事情之後,也會改變心態,改為採購品牌伺服器吧。